本文作者|彭建文
曾任台積電主管,現為品碩創新顧問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國際認證P J法創辦人暨首席講師、中衛發展中心持續改善競賽評審、經理人商學院策略夥伴。目前品碩顧問團隊輔導與授課的主要項目有「問題分析與決策」、「創新思維突破」、「流程改善與創新」、「教練式領導」……等微輔導與中長期變革顧問與培訓。


為你而寫的一本書-PJ法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PJ法新書導讀2


各位讀者如果想讀這一篇的新書導讀,我會建議你先讀新書導讀的第一篇,了解一下什麼是PJ法,之後你再來閱讀這一篇,你會更加有收穫而且才會有PJ法的連接性。


在這篇的導讀,我想跟大家分享這本書實際上在工作上如何應用。


全球首創PJ法的三種使用方式


彭建文PJ法新書裡面提到的方法跟工具,其實在工作應用上有三種方式可以應用,雖然在書中只提兩種,所以有看到這一篇的人真的賺到了喔!


方法一:使用8P步驟的8大步驟去解決問題


很多職場人士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腦海裡面可能沒有解決問題的步驟,就算他自己有他解決問題的步驟,但是這個步驟本身對解決問題的思維跟思考幫助不大,所以第一個方法是讓大家知道,只要把這八個步驟背起來,工作時按著這八個步驟字面上的意思去解決問題,我相信就可以解決你一些工作的問題。


在此我舉一個步驟的例子,假設你今天要去找問題的原因,那套到8P步驟就是在P4這個步驟,這個步驟是希望你先列出很多的可能原因,再選出幾個可能原因,最後你再去驗證可能原因。雖然在這個邏輯架構之下,你沒有使用任何工具,但是光是這樣的思考邏輯與思維,我相信就跟你過去在找原因的思路可能會不太一樣,記住「只要使用PJ法8P八個步驟去解決你的問題」即可喔,你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往前邁了一大步。


何方法二:使用工具解決你的問題


很多時候在解決問題時,可能只要一兩個工具就可以讓你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大大的加分,在這個方法裡面我是想告訴大家,也許你不用學步驟、也許你也不用學太多的工具,但是只要你在解決問題的旅途上學會幾個工具,或許正是因為學會了那一兩個工具,就那麼臨門一腳,讓你解決問題突然有一些新的方向跟思路,進而讓問題解決。


本書中有提了那麼多的工具,所以千萬記住你一定要很清楚每個工具他背後的目的,工具不能亂用喔!本書中共有19個工具表單如下:


矩陣圖、組織圖、ARCI表、甘特圖、問題判斷圖、5W2H、柏拉圖、層別法、流程圖、PDCA……等。例如:描述問題就可以使用「5W2H」,問題分析找出關鍵問題就可以使用「層別法」。可能很多讀者不像我這麼熟悉這些工具與其目的,但是我也是花了20年才有這樣的功力,所以請各位讀者不用急,你就把這本書當作工具書,一旦你需要用什麼工具就翻一下這本PJ法。


問題卡與工具卡的混搭小遊戲


在這本書中我有介紹一個問題卡跟工具卡的混搭小遊戲。


這個目的就是當你遇到很多問題的時候,你可以把一個問題寫在一張卡片上,書中有談到一些工具,一樣的每一個工具就是一張卡片,所以你可以用問題卡跟工具卡來練習,使你熟悉工具的使用。這樣的遊戲我在企業內訓使用的時候效果非常好。


假設你今天從問題卡抽出你的問題是總是看手機看到很晚,然後你從工具卡抽出層別法


  • 問題卡:總是看手機看到很晚
  • 工具卡:層別法

由於層別法是針對問題分析找出關鍵的問題,所以一旦分析完後可能會發現,其實你星期一到星期五看手機時間沒到那麼晚,你都是在星期六跟星期天看手機才看得非常晚,因為你知道隔天不用上班,如果你想解決假日看手機看到很晚的這個問題,那你就可以去思考對策。你透過層別法看出原來這個問題背後的關鍵問題其實是週末看手機比較晚,平常其實還好。



方法三:工具搭配步驟使用


方法三是工具搭配步驟來使用,每一個步驟都有它的目的,如果這個步驟的目的可以跟工具使用的目的結合在一起,那麼你就會發現每一個步驟其實有相對應的工具。


我舉一個例子,P2這個步驟總共有五個步驟,在書上有相對應的工具,一旦你想進行這個步驟,那你就必須按步驟跟工具一步一步的去做問題分析跟現況掌握,雖然感覺起來比較複雜,但是相對的如果你是拿比較複雜的問題,那使用方法三你體會的效果會更好。


在書上也有舉個例子,如何透過每一個步驟的相對應的工具把問題解決


以上就是PJ法的工具與步驟在工作上與生活上的實際應用,當你不斷地去運用這樣的工具跟方法之後,慢慢地你解決問題時不再是用你的經驗跟專業,而是有一套科學性的方法在建構邏輯分析思維與解決問題實力!


彭建文PJ法

  1. 買書資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350
  2. 公開課程認證資訊:https://pinshuoi.com/cert/?page_id=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