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彭建文

曾任台積電主管,現為品碩創新顧問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國際認證P J法創辦人暨首席講師、中衛發展中心持續改善競賽評審、經理人商學院策略夥伴。目前品碩顧問團隊輔導與授課的主要項目有「問題分析與決策」、「創新思維突破」、「流程改善與創新」、「教練式領導」……等微輔導與中長期變革顧問與培訓。


我輔導的企業中,有位總經理在期末分享會上致詞的時候說:「解決問題需要廣度、深度以及強度,今年這兩個案子是我看到最符合廣度、深度、強度的案子,真的恭喜你們!」


哇~到底是發生什麼事能讓總經理講出那麼有深度的話。


事情是這樣子,這是國內一家很知名的設計公司,他們在解決問題都非常依靠經驗跟直覺,而且看到問題馬上就會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就直接下對策了,這樣的思考會有什麼問題嗎?就是你在看問題的過程中不會有整體的概念,會特定偏向某一個角度去思考。


這個案子是某一個部門想解決一個跨部門流程的問題,於是他就找相關的部門一起來解決這個案子,並且應用彭老師團隊所教的PJ法的工具跟思維來解決。如果這案子在過去解決的角度中,他們肯定認為都是「人的問題」,只要把人搞定了,問題就解決了,這就是上面所講的解決問題時是單點思考而不是整體思考。


那如何可以避免這樣子單點思考呢?在這個案子我就教他們這個問題可以從下面五個面向來思考:


1.人的問題
2.管理裡面的問題
3.技術的問題
4.市場面的問題
5.流程的問題


利用這五個面向的思考就是所謂的廣度。


那什麼是深度呢?就是從這五個面向不斷地往下問為什麼、為什麼,然後去找最深層的原因,這就是所謂的深度的角度與思維。


而這個專案其實是跟競爭者在競爭,所以你解決的目標不能只是一點點的改善,這樣的強度是不夠的,我們的目標設定要超越競爭者,雖然這樣的目標對同仁而言是很困難的,但企業的存在不就是要讓客戶滿意嗎?所以我們把目標拉到跟競爭者一樣、甚至比他更好,這就是所謂解決問題的強度

這幾個案子在期末分享的時候讓總經理看到,所以總經理才會說出:「恭喜大家!我終於看到大家在解決問題上已經不再是單點思考,而是全面的思考、整體的思考,而且大家都具備了廣度、深度跟強度,真的恭喜大家!」


很多人在解決問題上都會有思維框架的限制,因此如果解決問題要有廣度、深度以及強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學一套系統性的問題分析解決PJ法,這家公司的成功再度證明了系統性解決問題方法論的重要性。


PJ法是企業每一個人在解決問題,所應該具備的系統性的問題分析與決策的方法,協助你解決問題或者是看問題能力會再提升!


本文作者|彭建文
國際認證PJ法創辦人,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曾任台積電主管。目前品碩顧問團隊輔導與授課的主要項目有「問題分析與決策」、「創新思維突破」、「流程改善與創新」、「教練式領導」……等微輔導與中長期變革顧問與培訓。目前品碩協助客戶每年減省上千萬台幣以上,並協助關鍵人才培育,及循序漸進逐年建構紮根嶄新企業文化。企業客戶遍及全球500大企業、隱型冠軍及有心變革的一般中小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