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彭建文
曾任台積電主管,現為品碩創新顧問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國際認證P J法創辦人暨首席講師、中衛發展中心持續改善競賽評審、經理人商學院策略夥伴。目前品碩顧問團隊輔導與授課的主要項目有「問題分析與決策」、「創新思維突破」、「流程改善與創新」、「教練式領導」……等微輔導與中長期變革顧問與培訓。
我們是業務人員,每天處理的事情滿多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系統性的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方法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嗎?很多銀行業或者是房屋仲介或者是通路的服務業,蠻多的人都有這樣子的疑問。
在此我先跟大家提我的結論答案是當然可以,也就是學習系統性的問題分析與決策的方法,確實可以解決很多人的問題,而且你認為是『人的問題』,分析後可能都不是『人的問題』喔!
我們先來看看以下三個場景,每一個場景開始前都認為是『人的問題』,但是經過分析後,幾乎都不是『人的問題』,而這些的分析,其實就是用運用系統性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方法。
場景一:問題定義不清楚,都是你的問題
很多人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其實常常連問題是什麼都分辨不清楚,更不用提如何解決問題。
曾經就有人提出一個他的問題,他說,『他目前遇到的問題是別的部門跑來他們的部門,為了一個問題在吵架,他們覺得這樣的吵架,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更複雜』。以上這個問題,大家看完之後,清楚他的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嗎?
在還沒有開始澄清之前,他們一定是認為這一定是「人的問題」,但是經過分析完之後,其實他真正的問題是他們公司剛有一個系統再作測試,所以在測試的過程中,請別的部門來做測試,所以目前測試的錯誤率居高不下,所以經過一番的澄清,真正的問題就是,「某系統測試期間錯誤率非常高」,這樣子的問題還沒有經過分析之前,你不能說全部都是人的問題。
場景二:討論問題時,彼此都沒有交集,開會效率低
大家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好像都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彼此都沒有交集,遇到這樣子的問題,很多人還是會認為「人的問題」。
其實啊,這是因為他們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彼此有彼此的想法,彼此也有彼此解決問題的邏輯跟經驗,所以有時候就會造成大家在討論的時候,會議時間會拉得很長而且花很多時間去了解彼此的邏輯以及思緒,遇到這樣子的問題只要大家學一套共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家都可就可以在同一個方法論上有相同的節奏與步調。
例如:可以告訴專案的成員,我們今天的討論是在問題分析的階段,請大家針對這個問題去收集一些資料,好讓大家在討論的時候可以從資料裡面看出什麼線索,然後也請大家在做問題分析的時候,可以使用5W2H或者是層別法或者是柏拉圖來做分析跟討論,這樣子大家在下一次的開會的過程中,就會統一聚焦在這個步驟與工具。
場景三:大家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很容易會轉到,全部都是「人的問題」。
例如:很多人有時候都會提一個問題就是開會效率不佳,那很多人都會很直覺的認為是開會的主持人沒有把時間掌控好,所以才會造成會議的效率非常不好,但是實際上只有這個原因嗎?難道除了開會的主持人的問題之外,沒有其他的問題造成會議效率不佳嗎?仔細分析當然還有,例如:有沒有可能是在會議管理的規章裡面,大家都沒有把會議要如何管理定義得很清楚,所以就會造成有時候有一些會議效率就沒那麼好。所以這個問題,我只想告訴大家,很多人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都很單向的在做思考,沒有全面或者是整體的來解決問題。
以上三個場景,其實就代表三種問題:
分別為
1.要問題定義不清楚,都是你的問題
2.大家討論問題時,彼此都沒有交集,開會效率低
3.在開會效率不佳都是主持人的問題
運用三大技巧,解決你認為的『人的問題』場景三:開會效率不佳都是主持人的問題
每一個場景開始前都認為是『人的問題』,而且都認為很難處理,然後這個的問題,每天都輪流上演,但是經過分析後,幾乎都不是『人的問題』,而這些的分析,其實就是運用『系統性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方法』。
針對以上的三個問題,提供幾個『系統性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方法』技巧給各位讀者,希望大家未來再遇到你認為是『人的問題』的時候,這些技巧可以派上用場。
技巧1:遇到問題時,要釐清問題是什麼?這個問題清楚嗎?這個問題是表面的
技巧2:解決問題的相關成員,需要共同學習一套系統性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方法與工具
技巧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要都是單方面在思考都認為是『人的問題』,應該整體來思考,多思考有沒有『系統面的問題』或『制度面的問題』或『管理面的問題』等等。
本文作者|彭建文
國際認證PJ法創辦人,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曾任台積電主管。目前品碩顧問團隊輔導與授課的主要項目有「問題分析與決策」、「創新思維突破」、「流程改善與創新」、「教練式領導」……等微輔導與中長期變革顧問與培訓。目前品碩協助客戶每年減省上千萬台幣以上,並協助關鍵人才培育,及循序漸進逐年建構紮根嶄新企業文化。企業客戶遍及全球500大企業、隱型冠軍及有心變革的一般中小型企業。